小仓城 天守阁

小仓城的历史

小仓面向关门海峡,自古以来就是陆上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,因此这里曾建有许多堡垒和城堡,不同的豪族也在此争夺控制权。小仓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1569年,当时来自中国地区的毛利氏在此地建造了一座城堡。随后,高桥鉴种和毛利胜信曾先后在此居住。1602年,在关原之战中立下功绩的细川忠兴开始正式修建小仓城,并耗时约七年才最终完工。

细川忠兴所建的小仓城与城市规划

细川忠兴所建的小仓城,基于将整个城下町纳入城郭的宏伟都市规划而建造。其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五,在西日本更是可与姬路城媲美。在九州更是首屈一指,规模几乎是熊本城的两倍。

小仓是连接本州与九州的门户,同时也是中津街道和长崎街道的起点。因此,曾有“九州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小仓”之说,小仓城下町因此十分繁华。城下町内,武士家臣居住在城堡周围,外侧则是町人(商人和工匠)的居住区。忠兴致力于城下町的繁荣,邀请来自各地的商人和工匠,扶持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,并鼓励对外贸易。此外,他还创立了祇园祭,这一传统节庆延续至今。

小仓城的变迁与小笠原氏的统治

细川氏被转封至熊本后,1632年,与细川家有姻亲关系的播磨国明石藩主小笠原忠真入主小仓。小仓·小笠原藩受到了将军德川家光的特别命令,负责监视九州的诸大名。

这一时期,小仓作为通往九州各地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了巩固,小仓城也进一步扩建,城下町继续发展。在小笠原忠苗统治期间,城内的下屋敷修建了一座带有泉水的回游式庭园。

然而,1837年,城内发生火灾,整座城堡被烧毁。两年后重建,但天守阁未被修复。

幕末至现代的小仓城

幕末时期,小仓成为进攻长州藩的重要据点。小仓藩和熊本藩勇敢作战,但其他九州藩士兵的战意不高。最终,在1866年,小仓藩被迫撤退,并自行放火烧毁小仓城,以防落入敌手。

明治十年(1877年)的西南战争中,驻扎在小仓城的步兵第14联队在乃木希典将军的率领下出征。随后,步兵第12旅团与第12师团司令部也设在城内。

太平洋战争后,小仓城被美军接管,直到1957年才归还日本。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,1959年天守阁被重建,小仓城再次成为城市的象征。


重建的天守阁与其独特建筑风格

重建后的小仓城天守阁被称为“唐造天守”,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五层比四层更大,并且两层之间没有屋檐。在建成之初,它曾拥有日本最大面积的天守阁。后来,德川家建造的天守阁超越了它,但其规模依然十分宏伟。

此外,小仓城的石墙采用了“野面砌”技法,即不使用切割整齐的石块,而是利用原石堆砌。这种手法虽然质朴,但却展现出强烈的力量感,赋予城堡独特的风格。

想了解更详细的历史,请访问此页面。(页面为日语内容,建议使用浏览器的翻译功能。)

通过漫画了解小仓城,请点击此处。(页面为日语内容,敬请谅解。)

天守阁指南

小仓城的天守阁于1837年(天保8年)因火灾被烧毁,但由于市民的强烈要求,于1959年(昭和34年)重建。如今,它是日本第三大重建天守阁,仅次于大阪城和名古屋城。

在2019年3月(平成31年),小仓城时隔近30年进行了大规模改装,焕然一新,成为互动式旅游景点。同时,新安装的电梯可让游客自由穿梭于1楼至5楼,提供更加舒适的游览体验。

此外,天守阁还可进行包场租赁,适用于特别活动或私人聚会。

关于小仓城的包场详情,请访问此页面

各楼层介绍

1楼:娱乐体验区「小仓城影院 & 体验角」

1楼是一个可以在享受中学习小仓城历史的娱乐体验区。

在小仓城影院,由演员草刈正雄担任旁白,播放一部约10分钟的影片,浓缩展现小仓城400年的历史。

此外,这里还有适合各年龄层的互动体验项目,包括:

  • 变身角:可穿上和服或战国武将的服饰拍照留念。
  • 流镝马游戏:体验骑马射箭的刺激感。

2楼:细川家·小笠原家的历史与小仓的发展

2楼主要介绍统治小仓藩的细川家和小笠原家,让游客深入了解小仓的历史。

展区亮点包括: 

  • 介绍从战国时代延续至幕末的历代藩主。
  • 介绍细川忠兴,他是“千利休七哲”之一,并展示其武士铠甲复刻品。
  • 小仓城天守阁创建时期的模型。
  • 介绍幕末时期的小仓战争,并配有影像展示。

游客可以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,深入感受小仓从江户时代至幕末的历史变迁。

3楼:宫本武藏与佐佐木小次郎——小仓舞台的巌流岛之战

3楼介绍了与小仓渊源深厚的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一生。两人在漂浮于关门海峡的巌流岛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决斗,这场战斗是在小仓藩主细川忠兴的统治下进行的,是小仓历史的重要篇章。

展区亮点包括: 

  • 佐佐木小次郎的爱刀复刻版与宫本武藏的木刀复刻版展示。 
  • 巌流岛摄影区:可扮演佐佐木小次郎,与从上方砍下的宫本武藏立体雕像合影留念。
  • 介绍巌流岛之战及宫本武藏生涯的视频,展现他不仅是剑豪,也是晚年活跃的艺术家。

这是宫本武藏粉丝绝对不容错过的展览!

4楼:展览空间

4楼是展览空间,根据季节和活动举办各种企划展。由于展览内容不断更新,每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。

5楼:观景区 & 咖啡吧 - 在天守阁度过特别时光

从5楼的观景区可以俯瞰小仓的城市风景。

此外,小仓城是日本唯一可以在天守阁顶层享受饮食的城堡。白天作为咖啡厅开放,每周六晚上变身为酒吧**“夜之城(Night Castle)”**,提供特别的夜间体验。

关于城堡咖啡厅的详情,请访问此页面

游览小仓城内

城内门迹

大手门 / Ōtemon Gate

作为小仓城的正门,采用了大量的巨石建造,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门。

槻门 / Keyaki-mon Gate

读作 “Keyaki-mon”,此门仅允许藩主、公职官员、家老及主要寺院住持通行。

铁门 / Kurogane-mon Gate

读作 “Kurogane-mon”,是中级武士及以下阶级的通行门。目前左侧部分仍为原始建筑遗迹。

多门口门 / Tamon-guchi Gate

“多门” 原指长屋,此门是连接本丸(主城郭)与北之丸的通道。

西之口门 / Nishi-no-kuchi Gate

小仓城的后门,连接二之丸、本丸及松之丸。

虎之门 / Toranomon Gate

与大手门、西之口门并列为小仓城的三大正门。因位于从天守阁看向虎方位(东北东),因此得名。

大手先门 / Ōtesaki-mon Gate

此门位于现北九州市政府与小仓城庭园之间。过去,人们通过此门前往大手门。

北口门 / Kitaguchi-mon Gate

此门连接下屋敷(现小仓城庭园)与北之丸。进入八坂神社参道后,右侧可见门迹。

卍之刻印 / “卍”刻印

地图上标记★的位置,在槻门与铁门之间的石墙底部可以看到一个**“卍”(Manji)刻印**。此刻印代表当时负责该石墙建造的家臣家族的家纹。

野面砌 / Nozura-zumi 石墙

小仓城的石墙采用了**“野面砌”技法,即不对石块进行切割,而是直接堆砌。这种建筑方法在中世纪日本广泛应用**,主要使用来自足立山脉的天然石材。曾身处乱世的细川忠兴对此石墙感到十分自豪。

着见橹 / Tsukimi Yagura (观望塔)

“着见橹” 是一座用于监视海上船只通航的瞭望塔。重建后仍保持了木造三层二重三楼塔屋的原貌,占地330㎡。

白洲灯塔岩松翁纪念塔

明治初期,小仓北区长滨的商人岩松助左卫门,因看到小仓近海白洲一带船只频繁遇难,决定投掷私财并募款修建灯塔。然而,由于当时政府禁止私人兴建灯塔,该工程被政府接手,他最终未能见到灯塔竣工便去世。

这座纪念塔以白洲灯塔为原型,于1963年(昭和38年)建成,以缅怀岩松翁的功绩,以及他为水上安全作出的贡献。他的墓地位于京町4丁目的再显寺。

纪念塚 / 纪念碑

花塚 (花之纪念碑)

此碑由北九州花道联盟(现北九州插花协会前身)于1961年(昭和36年)建立,以祭祀逝去的花灵,并作为花道艺术家们的精神支柱。自1979年(昭和54年)以来,每年10月的小仓城祭期间,小仓北花道协会都会举行花祭仪式。

茶筅塚 (茶筅纪念碑)

读作 “Chasen-zuka”,碑文如下: “所有热爱茶道之人,将所有旧茶筅汇聚于此,举行祭祀焚烧仪式。”

此纪念碑由小笠原古流、千家表流、千家里流及原小仓市茶道协会志愿者于1960年(昭和35年)12月4日建立。

笔塚 /(毛笔纪念碑)

每年10月,此碑会举行毛笔祭祀仪式,焚烧废旧毛笔。

碑上的“笔塚”二字,取自小笠原藩著名书法家下枝董村的笔迹。此碑由小仓城笔塚建立委员会于1965年(昭和40年)设立,以促进文化发展。

上部へスクロール